加入商会
广东省河北唐山商会发展服务平台(以下简称“平台”)的核心功能,并非“泛化的服务概念”,而是基于会员企业、两地政府的实际痛点(如企业跨区域找资源难、政府招商精准度低),依托绘阖产业集团资源与跨区域协作经验,设计的“可落地、可操作、能直接解决问题”的具体服务。所有功能均聚焦“动作明确、流程清晰、结果可感知”,避免抽象表述,让每个参与角色清楚“平台具体能做什么、怎么用、能解决我的什么问题”。
针对广东、唐山会员企业的差异化需求,平台提供三类核心功能,覆盖“资源对接-转型支撑-成长陪伴”全周期,且每类功能均有明确的操作路径。

(一)粤唐要素精准匹配服务:解决“跨区域找资源难”问题
该功能旨在打破粤唐资源壁垒,帮助企业快速对接“技术、市场、供应链、资金”等核心要素,核心包含“线上匹配+线下对接”两大动作:
企业登录平台后,在“要素需求提交”板块填写具体需求(如“唐山钢铁企业需广东数字孪生技术改造生产线”“广东科创企业需唐山制造场景落地”),并标注需求优先级与时间节点;
平台依托“粤唐产业要素数据库”(收录粤唐企业资源、技术成果、供应链信息),在短时间内完成智能匹配,推送若干家符合需求的合作方信息(含企业资质、核心资源、联系方式);
企业可通过平台“在线沟通室”与合作方初步对接,平台同步提供“需求解读”“合作框架建议”等辅助服务,避免沟通偏差。
2. 线下要素对接活动:
定期举办“粤唐要素对接会”(广东、唐山两地轮流举办),聚焦特定核心领域(如“数字技术+传统制造”“绿色技术+高耗能行业”);
平台提前筛选有明确需求的企业参会,现场设置“一对一洽谈区”“资源展示区”,并安排产业专家现场指导合作方案,会后及时跟进对接进展,推动合作落地。
(二)企业转型定制化支撑服务:解决“智改数转绿提缺方向”问题
针对唐山传统企业转型、广东科创企业场景落地的需求,平台提供“诊断+方案+资源对接”的全流程支撑,具体包含两项子功能:
企业提交转型需求(如“唐山装备企业想做智能化生产改造”“广东低碳企业想拓展钢铁行业应用场景”)后,平台快速匹配专业诊断团队(由广东数字技术专家、唐山产业经验顾问组成);
诊断团队通过“线上调研+线下走访”(异地企业可线上开展),梳理企业现有痛点(如生产流程低效、技术应用瓶颈),并出具《企业转型诊断报告》,明确转型方向与核心需求。
2. 转型资源对接服务:
基于诊断报告,平台为企业匹配适配资源:对唐山企业,对接广东数字服务商、绿色技术供应商(如工业互联网平台、碳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);对广东企业,对接唐山应用场景企业、供应链合作伙伴;
平台同步协助企业制定“转型实施计划”,并提供“技术服务议价”“政策申报协助”(如对接粤唐两地技改补贴)等附加服务,降低转型成本与风险。
(三)企业成长陪伴服务:解决“政策不懂、市场不熟、同行难交流”问题
聚焦企业日常运营中的“信息差”痛点,平台提供三类轻量化服务,无需企业额外投入大量精力:
定期更新“粤唐产业政策库”(含技改补贴、绿色工厂申报、跨区域合作优惠等),并通过“政策解读直播”(可回放)讲解政策要点、申报条件、材料要求;
企业若有申报需求,可提交“政策申报协助申请”,平台安排专人指导材料准备,协助对接政府申报窗口,提高申报成功率。
2. 跨区域市场认知服务:
针对广东企业拓展唐山市场、唐山企业布局广东市场的需求,平台定期发布《粤唐市场白皮书》(含产业分布、客户偏好、政策环境);
组织“粤唐企业互访研学”活动,带领广东企业走进唐山龙头制造企业、产业园区,带领唐山企业考察广东科创园区、采购商聚集地,实地了解市场情况。
3. 同行交流社群服务:
按行业细分建立“粤唐企业交流群”(如“钢铁行业群”“数字技术群”),群内定期分享行业动态、合作机会;
定期组织“同行线上交流会”,邀请行业龙头企业分享经验(如“唐山钢铁企业智能化改造经验”“广东科创企业市场拓展策略”),促进企业间经验互鉴。
针对广东、唐山政府在“双招双引”、产业规划、区域协同中的需求,平台提供两类核心功能,均以“轻量级介入、高效化支撑”为原则,避免增加政府工作负担。
(一)双招双引精准对接服务:解决“目标企业难找、项目落地慢”问题
平台依托企业资源库与跨区域经验,为政府提供“需求梳理-企业筛选-落地协助”的全流程支撑,具体包含:

1. 招商需求梳理服务:
政府提交“招商/引才需求清单”(如“唐山政府需引入数字孪生技术企业”“广东政府需对接钢铁深加工项目”),平台协助梳理需求细节(如产业定位、投资规模、落地要求),形成“招商需求说明书”,避免需求模糊导致的无效对接。
2. 目标企业/人才筛选服务:
平台从“粤唐企业资源库”“全国产业人才库”中筛选符合需求的对象,出具《目标企业/人才推荐报告》(含企业资质、投资意向、人才履历与合作方向);
对重点目标,平台提前与企业/人才沟通,确认合作意向后再推送给政府,减少政府“广撒网”的时间成本。
3. 项目落地协助服务:
对达成初步意向的项目,平台协助政府开展“企业尽调”(依托绘阖产业资源)、“落地政策对接”(如对接园区选址、税收优惠);
设立“项目落地跟踪专员”,定期反馈项目进展,协调解决落地过程中的问题(如审批流程疑问、跨区域手续办理),推动项目快速落地。
(二)产业协同规划支撑服务:解决“跨区域规划难协同、存量升级缺方向”问题
针对两地政府产业规划中的协同需求,平台提供“规划调研-方案编制-实施建议”的专业支撑,具体包含:

1. 产业协同调研服务:
受政府委托,平台组织调研团队(由产业规划专家、粤唐产业顾问组成),调研两地产业现状(如广东数字经济规模、唐山钢铁产业瓶颈)、要素禀赋(如人才、技术、土地)、政策导向;
形成《粤唐产业协同调研报告》,明确协同优势(如广东技术+唐山制造)、核心瓶颈(如要素流动壁垒),为规划提供数据支撑。
2. 协同规划方案编制服务:
基于调研结果,协助政府编制“粤唐产业协同规划方案”,聚焦重点核心领域(如“数字技术赋能唐山传统产业”“粤唐绿色供应链共建”);
方案中明确“协同目标、重点任务、责任分工”(如“推动广东数字企业与唐山制造企业深度合作”),并配套“实施路径图”,避免规划“纸上谈兵”。
3. 规划实施建议服务:
针对政府存量产业升级需求(如唐山传统工业园改造),平台提供“规划优化建议”(如引入广东园区运营经验、数字技术改造方案);
协助政府筛选规划实施中的“试点项目”(如“唐山某钢铁厂绿色改造试点”),并推荐适配资源(如广东低碳技术服务商),推动规划落地。
作为连接粤唐的核心载体,平台提供“线上+线下”结合的协同功能,打破地域壁垒,降低跨区域合作成本。
(一)粤唐产业要素共享平台(线上):解决“要素信息不对称”问题

该平台是粤唐要素流动的“线上枢纽”,免费向会员企业、政府开放,核心包含三大板块:
收录粤唐两地“企业资源”(如唐山制造企业名录、广东技术服务商清单)、“技术成果”(如广东数字技术专利、唐山制造工艺)、“闲置产能”(如唐山厂房、广东设备)、“政策资源”(如两地跨区域合作优惠);
用户可按“行业、区域、要素类型”筛选信息,查看详情(如企业联系方式、技术应用案例),并直接发起对接申请。
2. 需求发布与匹配板块:
企业、政府可发布要素需求(如“求购唐山优质钢铁”“寻求广东数字改造服务”),平台通过智能算法匹配适配资源,并推送至需求方;
设置“需求加急”功能,紧急需求(如企业短期产能缺口)可优先匹配,短时间内反馈结果。
3. 协同动态板块:
实时更新粤唐协同项目进展(如“广东某数字企业与唐山钢铁厂合作签约”)、要素对接成功案例、行业动态,为用户提供合作参考,增强协同信心。
(二)线下服务站异地支撑服务:解决“跨区域办事不方便”问题

平台在广州、唐山各设立1个“线下服务站”,配备专业对接人员,为异地企业、政府提供“本地化”支撑,具体服务包含:
为广东企业赴唐山考察、唐山企业赴广东洽谈提供“临时办公空间”(提供一定时长的免费使用权益)、商务接待(如机场接送、会议室预订);
协助异地企业对接当地政府部门(如工商、税务),代为提交材料、传递信息,避免企业“多次跑”。
2. 本地化政策咨询服务:
服务站工作人员熟悉当地产业政策(如唐山招商引资优惠、广东科创补贴),可为异地企业、政府提供“一对一政策咨询”,解读政策细节、申报条件;
针对跨区域项目,提供“两地政策叠加应用”建议(如同时享受广东技术输出补贴与唐山项目落地优惠),最大化政策红利。
(三)跨区域协同项目孵化服务:解决“协同项目难启动、易夭折”问题

针对粤唐企业联合开发、政府协同推进的项目,平台提供“孵化+跟踪”服务,助力项目从“想法”到“落地”:
企业、政府提出协同项目构想(如“粤唐企业联合开发智能装备”“两地共建绿色供应链”)后,平台组织专家评估项目可行性(如市场需求、技术成熟度、收益分配),出具《项目可行性评估报告》,避免盲目启动。
2. 项目资源对接服务:
为项目匹配适配资源:如为联合研发项目对接粤唐科研机构,为共建项目对接园区场地、资金支持(如绘阖产业基金);
协助项目制定“实施计划”,明确各方责任、时间节点、风险应对措施,减少合作纠纷。
3. 项目进展跟踪服务:
设立“项目跟踪专员”,定期跟进项目进展,协调解决合作中的问题(如技术分歧、资金到位延迟);
定期组织项目推进会,邀请各方参与,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,提高项目成功率。
平台所有核心功能均围绕“解决实际问题”设计,没有抽象的“赋能”,只有具体的“动作”——企业能清楚知道“找资源要上要素平台、转型要提诊断申请”,政府能明确“招商要交需求清单、规划要找调研团队”。未来,平台将根据用户反馈持续优化功能,确保每个服务都能“用得上、有效果”,真正成为粤唐产业协同的“实用工具”,而非“形象工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