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策
帮助
发布需求
活动

关于产业投资

我要加入产业投资生态

诚邀各地方政府、产业园区、龙头企业

科研院所及合作伙伴加入

加入产业投资生态

产业投资服务

携手各类投资机构共建产业投资生态

为推动全球产业创新与升级做出积极贡献

Regional Quick Navigation

产业投资相关服务整体说明文件
来源:绘阖产业集团 | 作者:产业研投中心 | 更新时间 :2025-10-09 | 2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
一、服务定位与核心目标


当前产业发展中,“资本与产业脱节、投资与运营割裂、短期收益与长期价值失衡” 成为普遍痛点 —— 成长型企业面临 “融资难且缺产业资源”(仅获资金却难突破技术、市场瓶颈),地方政府遭遇 “产业招商缺优质项目、资本撬动能力弱”,产业园区存在 “运营缺资本赋能、难以形成产业集聚” 的困境。


绘阖产业集团立足 “开放、共享、融合、创新” 的核心理念,依托自身在区域产业运营、要素配置、生态协同的深厚积累,推出 “产业投资相关服务”。本服务并非传统的 “财务投资”,而是以 “产业价值为核心、资本为纽带、资源赋能为支撑” 的一体化解决方案,核心目标是:


  1. 为企业提供 “资本 + 资源” 双赋能,解决 “融资难、发展慢” 问题,助力企业从 “生存型” 向 “成长型”“龙头型” 升级;

  2. 为地方政府 / 产业园区提供 “资本 + 项目 + 运营” 全链条服务,破解 “产业定位不清晰、优质项目引不来、集聚效应难形成” 难题;

  3.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投资,构建 “投资 - 运营 - 增值” 的产业生态闭环,实现 “资本增值与产业发展” 的双向共赢。



二、服务核心价值:三大差异化优势


(一)“产业深度绑定”:拒绝 “财务投机”,聚焦产业长期价值


区别于传统投资机构 “重回报、轻产业” 的财务投资逻辑,绘阖产业投资始终以 “产业协同、长期赋能” 为导向:


  • 投资标的聚焦 “符合区域产业导向、具备产业链协同价值” 的企业(如地方主导产业的配套企业、具备技术壁垒的成长型企业),而非单纯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 “热点项目”;

  • 投资决策不仅评估企业财务指标,更看重 “产业匹配度”(如是否能补全区域产业链、是否与绘阖生态资源协同)与 “长期成长性”(如技术迭代能力、市场拓展潜力);

  • 投资后深度参与企业运营,通过产业资源导入(如对接龙头客户、技术合作方),推动企业与区域产业生态融合,实现 “企业成长带动产业升级”。


(二)“资源整合赋能”:打破 “资本孤岛”,联动全生态资源


依托绘阖覆盖 “人才、技术、数据、市场” 的产业生态体系,产业投资服务实现 “资本 + 资源” 的一体化输出,而非单一资金支持:


  • 技术赋能:为投资企业对接绘阖生态内的科研院所、数字科技团队,解决技术瓶颈(如为制造企业引入智能生产技术、为农业企业对接精准种植方案);

  • 要素适配:联动绘阖区域产业要素版块,为投资企业匹配人才(如技术骨干、管理团队)、资金(如后续轮融资、产业链金融)、数据(如市场需求数据、供应链数据);

  • 市场对接:依托绘阖全国性的产业网络,为投资企业拓展客户资源(如对接生态内的龙头企业订单、协助开拓区域市场),降低企业市场拓展成本。


(三)“全周期陪伴”:覆盖 “投前 - 投中 - 投后”,确保投资实效


绘阖产业投资注重 “投后赋能大于投前决策”,构建 “全周期陪伴式” 服务体系,避免 “投完即不管”:


  • 投前:不仅做 “尽职调查”,更提供 “产业定位咨询”(如帮助企业明确与区域产业的协同方向、优化商业模式);

  • 投中:灵活设计投资方案(如 “股权投资 + 债权融资 + 业绩对赌” 组合),兼顾 “企业资金需求” 与 “投资风险控制”,并协助企业对接政府政策支持(如产业补贴、税收优惠);

  • 投后:建立 “投后赋能台账”,定期跟踪企业发展情况,针对性提供运营支持(如战略规划优化、管理能力提升),并协助企业对接后续融资、产业链合作资源,直至实现良性退出。



三、服务内容:四大核心模块,覆盖全场景投资需求

(一)企业端产业投资服务:“资本 + 资源” 双驱动,助力企业成长


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(初创期、成长期、成熟期),提供定制化投资方案,解决 “资金缺口 + 资源短板”:


1. 初创期企业:种子投资 + 孵化赋能


  • 投资类型:种子轮、天使轮股权投资(金额通常 500 万 - 2000 万元),聚焦 “具备技术壁垒、符合区域产业导向” 的初创项目(如数字经济、绿色低碳、生物医药细分领域);

  • 配套赋能:入驻绘阖产业孵化平台,享受 “免费办公空间 + 创业辅导 + 技术对接”,并协助对接政府 “初创企业补贴”“人才创业政策”,降低企业启动成本。


2. 成长期企业:成长投资 + 产业链协同


  • 产业链对接:协助企业接入绘阖生态内的上下游资源(如为零部件企业对接主机厂订单、为新材料企业对接应用场景);

  • 数字化升级:联动绘阖数字科技版块,为企业提供 “低成本数字化改造方案”(如智能生产系统、供应链管理平台);

  • 人才支撑:通过绘阖人才库与校企合作资源,为企业招募技术骨干与管理团队。

  • 投资类型:A 轮 - B 轮股权投资(金额通常 2000 万 - 1 亿元),重点投向 “已验证商业模式、需扩大产能 / 拓展市场” 的企业;

  • 配套赋能:
    产业链对接:协助企业接入绘阖生态内的上下游资源(如为零部件企业对接主机厂订单、为新材料企业对接应用场景);
    数字化升级:联动绘阖数字科技版块,为企业提供 “低成本数字化改造方案”(如智能生产系统、供应链管理平台);
    人才支撑:通过绘阖人才库与校企合作资源,为企业招募技术骨干与管理团队。


3. 成熟期企业:战略投资 + 生态整合


  • 跨界整合:协助企业开展产业链并购(如收购上下游企业补全链条),绘阖提供 “并购标的筛选 + 资金支持 + 整合运营”;

  • 区域布局:帮助企业拓展跨区域业务(如在绘阖合作的产业园区设立生产基地),享受 “土地、税收” 等政策优惠;

  • 资本运作:协助企业对接资本市场(如 IPO 辅导、债券发行),实现资本化升级。

  • 投资类型:战略股权投资、并购贷款(金额通常 1 亿 - 5 亿元),聚焦 “具备行业影响力、可带动区域产业升级” 的龙头企业;

  • 配套赋能:
    跨界整合:协助企业开展产业链并购(如收购上下游企业补全链条),绘阖提供 “并购标的筛选 + 资金支持 + 整合运营”;
    区域布局:帮助企业拓展跨区域业务(如在绘阖合作的产业园区设立生产基地),享受 “土地、税收” 等政策优惠;
    资本运作:协助企业对接资本市场(如 IPO 辅导、债券发行),实现资本化升级。



(二)政府 / 园区端产业投资服务:“资本 + 项目 + 运营”,推动产业升级


针对地方政府 “产业招商难、资源配置低效” 与产业园区 “运营活力不足” 的痛点,提供一体化产业投资解决方案:


1. 产业基金合作:撬动社会资本,聚焦主导产业


  • 联合设立基金:与地方政府共同发起 “区域产业引导基金”(规模通常 5 亿 - 20 亿元),聚焦地方主导产业(如智能制造、绿色农业、数字经济),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优质项目;

  • 基金运营:绘阖负责 “基金管理 + 项目筛选 + 投后赋能”,确保资金投向符合区域产业规划,避免 “盲目投资、资金闲置”;

  • 收益共享:基金收益优先用于 “再投资区域产业 + 补贴企业发展”,形成 “投资 - 收益 - 再投资” 的良性循环。


2. 招商引投联动:以投资带项目,实现精准招商


  • 项目储备:依托绘阖生态资源,建立 “优质产业项目库”(涵盖全国范围内的成长型企业、龙头企业分支机构);

  • 精准匹配:根据地方政府 / 园区的产业定位,筛选适配项目,通过 “股权投资 + 政策优惠” 组合吸引项目落地(如为落地企业提供 “股权投资 + 厂房免租”);

  • 落地保障:协助企业办理 “工商注册、政策申报、要素对接”,确保项目 “招得来、落得下、发展好”。


3. 园区运营赋能:以资本促运营,提升园区价值


  • 园区升级投资:对现有产业园区进行 “数字化改造 + 配套完善” 投资(如建设智慧园区系统、人才公寓、共享实验室),提升园区承载能力;

  • 企业培育:通过 “园区产业基金” 投资园区内优质企业,培育 “专精特新” 企业,形成产业集聚效应;

  • 运营增值:提供 “园区招商 + 企业服务 + 活动策划” 运营服务,通过投资企业的成长带动园区产值、税收提升。


(三)产业链协同投资服务:聚焦 “补链强链延链”,构建产业生态


针对区域产业链 “断点、短板”,通过 “协同投资” 推动产业链完善,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:


1. 补链投资:针对产业链缺失环节,引入配套企业


  • 调研区域产业链现状,识别缺失环节(如某汽车产业集群缺 “汽车电子” 配套);

  • 筛选并投资全国范围内的优质配套企业,引导其在区域内设立生产基地,补全产业链;

  • 推动 “龙头企业 + 配套企业” 协同(如协助配套企业对接本地龙头订单),形成 “龙头带动、配套集聚” 的格局。


2. 强链投资:聚焦产业链核心环节,培育龙头企业


  • 投资产业链核心环节的潜力企业(如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 “芯片设计” 企业);

  • 通过 “资本 + 资源” 赋能,帮助企业扩大规模、提升技术壁垒(如对接研发资金、引入高端人才);

  • 支持企业开展 “技术攻关”(如联合科研院所攻克 “卡脖子” 技术),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。


3. 延链投资: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


  • 投资产业链上下游高附加值环节(如某农业产业集群从 “种植” 向 “深加工 + 品牌营销” 延伸);

  • 协助企业引入 “深加工技术、品牌运营团队”,提升产品附加值(如将普通农产品加工为预制菜、开发区域特色品牌);

  • 搭建 “产业链协同平台”,实现 “上游原料 + 中游加工 + 下游销售” 数据互通,提升全链条效率。


(四)投后管理与退出服务:保障投资价值,实现良性循环


绘阖产业投资注重 “投后赋能与退出规划并重”,确保投资企业健康成长与资本有序退出:


1. 投后赋能:全维度支持企业发展


  • 战略规划:协助企业制定 “短期目标 + 长期战略”,并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;

  • 运营支持:提供 “财务管理、人力资源、合规风控” 等咨询服务,提升企业管理能力;

  • 资源对接:定期组织 “生态伙伴对接会”,为投资企业链接客户、技术、融资等资源。


2. 退出服务:多渠道实现资本增值


  • 退出路径规划:根据企业发展阶段,提前设计退出方案(如 IPO、并购、股权转让、基金到期清算);

  • 退出执行:协助企业对接资本市场(如券商、并购方),确保退出过程 “高效、合规、价值最大化”;

  • 收益分配:按照投资协议,及时完成收益分配,并优先将部分收益用于 “再投资区域产业”,支持产业持续发展。



四、适用对象


  1. 成长型企业:处于初创期、成长期、成熟期,符合区域产业导向,需 “资本 + 资源” 双赋能的企业(如智能制造、绿色低碳、数字经济、特色农业等领域);

  2. 地方政府:需推动区域产业升级、优化产业结构、吸引优质项目的市 / 县 / 区政府;

  3. 产业园区:需提升运营活力、培育产业集群、实现资产增值的新建 / 现有产业园区(如经开区、高新区、特色产业园区);

  4. 产业链龙头企业:需开展产业链并购、拓展跨区域业务、培育配套生态的行业龙头企业。



五、服务流程:五步闭环,专业高效


1. 需求对接(1-2 周)


  • 与服务对象(企业 / 政府 / 园区)深入沟通,明确投资需求(如企业融资额度、政府产业导向、园区发展目标);

  • 初步筛选适配的投资方向与资源,签订《服务意向协议》。


2. 尽职调查与评估(2-4 周)


  • 企业端:开展 “财务、法律、技术、产业匹配度” 尽调,评估企业成长性与协同价值;

  • 政府 / 园区端:调研区域产业基础、资源禀赋、政策环境,评估产业投资可行性与方向;

  • 输出《尽职调查报告》与《投资价值评估报告》。


3. 方案设计与确认(1-2 周)


  • 基于尽调结果,设计 “定制化投资方案”(含投资金额、方式、期限、投后赋能计划、退出路径);

  • 组织服务对象、法律顾问、财务顾问等进行方案评审,根据反馈优化调整,签订《投资协议》。


4. 投后赋能与管理(长期)


  • 按协议完成资金投放,建立 “投后赋能台账”;

  • 定期(每月 / 每季度)跟踪企业发展情况,提供战略、运营、资源对接支持;

  • 每年度输出《投后管理报告》,评估投资效果与企业成长情况。


5. 退出规划与执行(根据退出路径确定,通常 3-7 年)


  • 提前 6-12 个月启动退出准备工作,对接退出渠道;

  • 协助完成退出交易(如 IPO 申报、并购谈判、股权转让);

  • 完成收益分配,总结投资经验,优化后续投资策略。



六、合作方式


  1. 定制化投资服务: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需求,提供 “一对一” 的定制化投资方案(如企业专属融资方案、政府产业基金合作方案);

  2. 联合设立基金:与地方政府、产业园区、龙头企业联合发起产业引导基金、园区发展基金、产业链并购基金,共享收益、共担风险;

  3. 投运一体化合作:为产业园区提供 “投资 + 运营” 一体化服务,通过投资培育企业、提升园区价值,按约定分享运营收益;

  4. 长期顾问服务:为服务对象提供 “产业投资年度顾问” 服务,涵盖产业趋势研判、投资策略优化、资源对接支持。



七、结语


绘阖产业集团的产业投资相关服务,始终以 “产业发展为根、资本赋能为翼”,拒绝 “短视化、投机性” 投资,坚持 “与产业共成长、与区域共发展”。我们相信,优质的产业投资不仅是 “资本的增值”,更是 “产业价值的创造”—— 通过 “资本 + 资源 + 运营” 的一体化赋能,既能帮助企业突破发展瓶颈,又能推动地方产业升级,最终构建 “企业成长、产业繁荣、资本增值” 的良性生态。


绘阖愿以自身的产业经验、生态资源与专业能力,与各类服务对象携手,共同书写 “产业投资赋能高质量发展” 的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