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数字经济深化发展、区域协同加速推进的新时代背景下,传统生产要素已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的多元需求。以“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协同化”为核心的现代发展新要素,正成为破解产业瓶颈、激活区域动能的关键力量。绘阖产业集团立足“产业深度融合与区域协同赋能”的核心定位,将数字技术、绿色低碳等基础新要素,与创新设计、现代流通等新型业态模式深度融合,构建起覆盖全要素、全场景的产业发展体系,助力产业升级与区域高质量发展,实现“共绘产业新生态,融阖发展新动能”。
一、现代发展新要素的核心范畴界定
现代发展新要素是绘阖产业集团构建产业融合平台的核心支撑,结合集团业务布局与行业发展趋势,核心可划分为以下七大类别,形成“基础技术+业态模式+协同生态”的多元要素体系:
(一)数字技术要素:平台运转的“底层基座”
作为集团产业融合平台的核心引擎,数字技术要素涵盖“数据资源+数字工具+数字能力”三层内涵:
-
数据资源:整合产业经营数据、区域资源数据、用户需求数据等,经标准化处理后形成高质量数据资产,为集团精准匹配资源、制定协同方案提供决策支撑;
-
数字工具:运用AI大模型、物联网、区块链、云计算等技术,打造智能匹配系统、数字孪生平台等核心工具,支撑产业数字化转型与区域智慧化治理;
-
数字能力:集团依托专业团队,为合作方提供数字化转型规划、数据安全管理等服务,助力企业与区域提升数字技术应用能力,夯实数字化发展基础。
(二)绿色低碳要素:可持续发展的“生态屏障”
响应“双碳”目标,绿色低碳要素贯穿集团业务全流程,核心包括:
-
绿色技术:整合光伏、储能、污染治理等技术资源,为产业园区、制造企业提供绿色改造方案,推动传统产业低碳升级;
-
低碳资源:对接绿电、碳配额、林业碳汇等资源,为合作方提供碳资产管理服务,助力企业参与碳市场交易,实现生态价值转化;
-
绿色标准:参照国家绿色产品、绿色工厂等标准,为集团超级综合体、全域旅游项目提供绿色规划与建设指导,打造低碳示范场景。
(三)协同融合要素:打破边界的“连接纽带”
契合集团“打破产业与区域壁垒”的核心使命,协同融合要素聚焦资源跨域流动与产业跨界共生:
-
跨产业资源: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,推动“制造+环保”“农业+文旅”等跨产业融合,孵化创新项目;
-
跨区域要素:统筹不同区域的厂房、科研设施、政策资源,通过集团平台实现“余缺互补”,支撑区域协同发展;
-
协同服务能力:集团搭建跨产业、跨区域协同工作空间,提供项目统筹、进度跟踪、收益分配等全流程服务,保障合作高效落地。
(四)智能智造要素:产业升级的“效率引擎”
助力制造业高端化转型,智能智造要素是集团产业服务的核心内容:
-
智能装备:对接工业机器人、智能检测设备等供应商,为制造企业提供装备升级方案;
-
智能制造模式:推广柔性生产、无人车间等模式,结合集团数字技术能力,为企业打造定制化生产体系;
-
工业软件:整合CAD、MES等工业软件资源,为企业提供生产流程数字化管理解决方案,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。
(五)创新设计要素:品牌增值的“创意核心”
作为产业高附加值发展的关键,创新设计要素融入集团多元业务:
-
产品设计:联合专业设计机构,为制造企业提供产品外观、功能创新设计服务,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;
-
场景设计:为全域旅游项目打造特色文旅场景,为超级综合体规划“商业+文旅+生态”多元功能布局,增强用户体验;
-
品牌设计:为合作企业提供品牌定位、视觉形象设计服务,结合集团平台资源助力品牌推广,实现品牌价值提升。
(六)现代流通要素:市场拓展的“物流动脉”
支撑产业供需对接,现代流通要素是集团构建产业生态的重要环节:
-
流通网络:整合仓储、物流企业资源,搭建跨区域流通网络,为农产品、工业产品提供高效运输服务;
-
数字化流通:运用物联网、大数据技术,打造智慧物流追踪系统,实现商品流通全流程可视化管理;
-
流通模式创新:推广“产地直供+电商平台”“前置仓+即时配送”等模式,结合集团全域旅游、超级综合体场景,拓展线下销售渠道,打通“生产-消费”最后一公里。
(七)新业态模式要素:创新发展的“活力源泉”
依托集团平台资源,催生多元新业态新模式,拓展发展空间:
-
全域旅游:整合区域自然、文化资源,打造“旅游+农业/工业/康养”融合项目,提供智慧导览、定制化旅游线路等服务,推动区域文旅产业升级;
-
超级综合体:构建“商业办公+文旅休闲+生态居住+公共服务”一体化综合体,整合创新设计、现代流通、绿色低碳等要素,打造区域发展新地标;
-
平台化服务:集团核心平台整合上述所有要素,为政府、企业、科研机构等提供“一站式”产业服务,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与价值共创。
二、现代发展新要素的显著特征
(一)高创新性:突破传统发展路径
集团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,打破传统要素应用局限。例如,将数字技术与创新设计结合,为文旅企业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;将绿色技术与智能智造融合,推动高耗能产业实现“减排与增效双赢”。
(二)强关联性:带动要素协同联动
集团要素体系呈现“1+1>2”的协同效应。如超级综合体项目中,整合现代流通(物流配套)、创新设计(空间规划)、绿色低碳(节能设施)等要素,实现多元功能协同;全域旅游项目中,联动数字技术(智慧营销)、协同融合(跨区域资源)、现代流通(旅游商品配送)等要素,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。
(三)广覆盖性:适配集团多元业务
新要素可覆盖集团全业务场景:产业端支撑制造业、农业、服务业升级;区域端助力城市更新、乡村振兴、跨区域协同;项目端赋能超级综合体、全域旅游等业态落地,应用边界广泛。
(四)动态进化性:紧跟发展需求迭代
集团建立“需求-迭代-评估”机制,随技术进步与政策导向优化要素体系。如低空经济兴起后,快速整合相关数字技术与场景设计资源;“双碳”政策深化后,升级绿色低碳要素服务能力,确保要素体系适配发展新需求。
三、现代发展新要素的驱动价值
(一)对产业发展:推动从“传统粗放”到“高端高效”转型
-
提升产业效率:通过智能智造与数字技术要素融合,帮助制造企业生产效率提升,资源浪费减少;
-
拓展产业空间:依托创新设计、全域旅游等要素,推动传统产业跨界融合,催生“农业+文旅”“制造+服务”等新产业;
-
实现绿色升级:绿色低碳要素助力高耗能产业降低碳排放,同时通过碳交易、绿色产品认证等获取额外收益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(二)对区域发展:推动从“单点发展”到“全域协同”升级
-
优化资源配置:通过协同融合、现代流通等要素,实现区域资源跨域流动,缓解“资源不均”问题;
-
培育特色动能:结合区域禀赋整合要素,如为生态优势区域打造“绿色要素+全域旅游”特色产业,为工业基础雄厚区域构建“智能智造+创新设计”高端制造体系;
-
提升区域品质:超级综合体项目整合多元要素,完善区域配套服务;数字技术与绿色要素助力“智慧低碳城市”建设,提升居民生活质量。
(三)对集团发展:践行愿景,打造产业融合标杆
-
强化核心竞争力:整合多元新要素形成差异化服务能力,巩固集团在产业融合领域的领先地位;
-
拓展业务边界:依托新要素孵化超级综合体、全域旅游等新业态,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;
-
实现价值共创:通过要素赋能,与合作方形成“资源共享、利益共赢”的生态伙伴关系,践行“绘就产业新生态,阖聚发展新动能”的愿景。
四、绘阖集团整合应用新要素的核心策略
(一)搭建“融阖发展平台”:实现要素统筹管理
集团以“融阖发展平台”为核心载体,整合七大现代发展新要素,建立“要素池”与智能匹配系统。通过平台为合作方提供“需求发布-要素匹配-项目落地-效果评估”全流程服务,打破要素孤岛,提升配置效率。
(二)聚焦“场景化落地”:推动要素实效转化
围绕集团核心业务场景,设计要素整合方案:
-
产业升级场景:为制造企业提供“智能智造+创新设计+绿色低碳”一体化转型服务;
-
区域协同场景:为跨区域合作项目匹配“协同融合+现代流通+数字技术”要素,保障项目高效推进;
-
新业态孵化场景:为超级综合体、全域旅游项目整合“创新设计+绿色低碳+现代流通”要素,打造标杆项目。
(三)完善“生态化支撑”:保障要素应用可持续
-
政策对接:整合地方产业补贴、税收优惠等政策资源,为合作方提供政策申报服务,降低要素应用成本;
-
人才培育:联合高校、科研机构开展新要素技能培训,为集团与合作方储备专业人才;
-
伙伴共建:邀请企业、科研机构、服务机构加入集团生态,共同参与要素研发与场景应用,形成“要素整合-落地-迭代”的闭环生态。
五、总结与展望
现代发展新要素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,也是绘阖产业集团构建产业融合生态的关键支撑。集团通过整合七大新要素,形成覆盖全业务、全场景的赋能体系,为产业升级与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。未来,绘阖产业集团将持续深化新要素的整合与应用,紧跟技术发展与政策导向,优化平台能力,拓展生态边界,在超级综合体、全域旅游等领域打造更多标杆项目,与生态伙伴共同书写产业深度融合与区域协同发展的新篇章,为高质量发展贡献绘阖力量。